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亦稱為【人格發展論】;共分為八大階段,分別為嬰兒期、幼兒期、學齡前兒童期、學齡兒童期、青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以及成年晚期。
一、心理社會發展論的要義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論是依據一般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為立論基礎,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並以發自於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而此內在因素具有社會性,因此,人格發展是個體以自我為基礎的心理社會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的一個歷程。
二、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一)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
(二)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展議題。
(三)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
(四)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
(五)心理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
三、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概念
在每一個階段中,先前階段所取得的成就被做為資源,應用於征服由發展任務、核心過程、心理社會危機及重要關係混合所帶來的挑戰。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為新的學習提供了經驗基礎,每一個階段都是獨特的,都導致獲得與新能力相關的新技能。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八個階段
階段
|
年齡
|
發展任務與危機
|
發展順利的特徵
|
發展障礙者特徵
|
1
|
0-1(嬰兒期)
|
信任與不信任
|
對人信任,有安全感
|
面對新環境時會焦慮
|
2
|
2-3(幼兒期)
|
自主行動(自律)與羞怯懷疑(害羞)
|
能按社會行為要求表現目的性行為
|
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
3
|
4-6(學齡前兒童期)
|
自動自發(主動)與退縮愧疚(罪惡感)
|
主動好奇,行動有方向,開始有責任感
|
畏懼退縮,缺少自我價值感
|
4
|
6-11(學齡兒童期)
|
勤奮進取與自貶自卑
|
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
|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
|
5
|
12-18(青少年期-青春期
|
自我統整(認同)與角色混淆
|
有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
|
生活無目的的無方向,常感到徬徨迷失
|
6
|
19-30(成年早期)
|
友愛親密與孤癖疏離(親密與孤立)
|
與人相處有親密感
|
與社會疏離,時感寂寞孤獨
|
7
|
31-50(成年中期)
|
精力充沛(生產)與停滯頹廢
|
熱愛家庭關懷社,有責任心有正義感
|
不關心別人生活與社會,缺少生活意義
|
8
|
50-生命終點(成年晚期-老年期)
|
自我榮耀(統整)與悲觀絕望
|
隨心所欲,安享餘年
|
悔恨舊事,徒呼負負
|
本資料摘錄自:宋美慧(2008)。教會課後照顧對國小單親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台中市。
|